要把深入学习贯彻“七一”重要讲话精神作为党史学习教育第二阶段的核心任务,细化工作安排,加以落实推进。 藏族雕版印刷技艺至今已有400多年历史,是人类印刷史上的“活化石”。 这项古老技艺如何在时代传承中实现跨越式创新发展,成为当下令人注目的话题。 9日下午,“非遗+扶贫”藏族雕版印刷技艺项目成果展暨文化论坛在拉萨举行。 文化、非遗等领域的专家学者汇聚一堂,为藏族雕版印刷技艺的传承发展支招建言。 “我们在研读西藏古代雕版及民间版印画作时,时常为其精湛技艺而惊叹。 将藏族艺匠创造的这类艺术瑰宝与海内外其它文化形态相比较,则更显示出藏文化的精妙和独特的民族风采。 ”西藏美协名誉主席、艺术评论家、中国国家一级美术师余友心说,传统的雕版印刷技艺历史上对文化传播、文明交流提供了最好的技术条件,其作品又有不可替代的审美价值,传承保护该技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藏族雕版印刷技艺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属于中国也为全人类所共享。 ”西藏自治区民族艺术研究所所长努木亦认为,在数百年时光中,该项技艺是承载历史记忆、延续文化血脉最重要的载体。 在传承保护中首先应认识该项技艺对传承藏民族“文脉”“根脉”的重要意义。 谈及藏族雕版印刷技艺传承发展的具体路径,多位专家学者认为,“非遗”技艺束之高阁并不可取,传承需要走市场化道路,根据时代需要研发系列衍生产品,努力走进寻常人的生活中去。 西藏唐卡画院院长勉冲·罗布斯达表示,传承藏族雕版印刷技艺需要立足当下,加强对现代生活题材的创作。 与此同时,要促进非遗文化与市场接轨,以经济效益驱动藏族雕版印刷技艺向前发展,否则传承将面临重重障碍。 “随着生活水平提高,人们对手工技艺的关注也在回归。 借此机会,要想办法让藏族雕版印刷技艺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去。 ”西藏大学艺术学院教授洛桑扎西建议,相关机构和部门要多举办展览,还可设立专门的博物馆,让市民有机会体验雕版印刷技艺的美感。 “只有人们普遍了解、接受这项技艺,市场才会打开,有了市场文化传承就会容易很多。 ” 西藏博物馆展览部主任吉如·巴桑罗布建议关注非遗传承人的发展空间。 他认为政府部门可出台倾向性政策,让非遗传承人有稳定的工作、生活保障以及施展才能的广阔空间,避免藏族雕版印刷技艺后继乏人。 西藏自治区群艺馆(区非遗保护中心)副馆长平措顿珠表示,传承技艺离不开专业的教材。 下一步可联合该领域资深人士编写教材,并举办专题培训班,提升从业者的技能水平。 (责编:旦增卓色、吴雨仁)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原标题:国庆期间我省文化活动好戏连台追寻红色印迹重温红色故事国庆期间河北省文化活动好戏连台舞台文艺演出、书画摄影展览、红色故事展播、线上群众合唱展演等节日文化大餐,让大众线上线下联动,在国庆假日中追寻红色印迹、重温红色故事……今年国庆期间,河北各地各部门紧贴群众假日出行、文化生活需求,推出异彩纷呈的文化活动、周到的服务保障,不断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责任编辑:admin)本文由在线大片免费观看y整理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kurobyoushi.com/xw/167.html |